搜索
返回主站
English
  • 关于我们
    • 院长致辞
    • 发展战略目标
  • 入学申请
    • 研究生专业
    • 入学要求
    • 常见问题
    • 网上申请
    • 联系我们
    • 申请注意事项
    • 新生入学须知
  • 在读学生
    • 校历
    • Blackboard
    • 制度与规则
    • 学生保险
    • 申请表格
  • 学生事务
    • 通知及公告
    • 证明文件
    • 2025大湾区研究生科研论坛
    • 2024科研论坛
    • 2023科研论坛
    • 学生活动
  • 毕业学生
    • 毕业流程
    • 补领学位证书流程
    • 证明信领取规则
    • 官方申请文件
    • 常见问题
  • 新闻资讯
    • 新闻
    • 公告
  • 关于我们
    • 院长致辞
    • 发展战略目标
  • 入学申请
    • 研究生专业
    • 入学要求
    • 常见问题
    • 网上申请
    • 联系我们
    • 申请注意事项
    • 新生入学须知
  • 在读学生
    • 校历
    • Blackboard
    • 制度与规则
    • 学生保险
    • 申请表格
  • 学生事务
    • 通知及公告
    • 证明文件
    • 2025大湾区研究生科研论坛
    • 2024科研论坛
    • 2023科研论坛
    • 学生活动
  • 毕业学生
    • 毕业流程
    • 补领学位证书流程
    • 证明信领取规则
    • 官方申请文件
    • 常见问题
  • 新闻资讯
    • 新闻
    • 公告
返回主站
English

面包屑

  • 首页
  • 学生事务
  • 学生活动
  • 活动回顾 | 研途有约 · 与研究生院院长面对面茶话会

活动回顾 | 研途有约 · 与研究生院院长面对面茶话会

2025-04-22 学生活动

2025年4月18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成功举办了“研途有约 | 与研究生院院长面对面茶话会”活动。本次活动特邀研究生院院长王学锋教授、副院长刘国珍教授、王竞奇教授,以及研究生院的多位老师和对我校研究生项目感兴趣的本科生、研究生、国际生共同参与。活动现场师生们围绕学术发展、科研创新、职业规划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院长致辞

活动伊始,研究生院院长王学锋教授对参与活动的同学们表示诚挚欢迎。他详细介绍了副院长刘国珍教授和王竞奇教授的职责分工及学术背景,并希望通过这种轻松而开放的交流形式,深入了解同学们的需求与建议,进一步畅通师生沟通渠道,共同推动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互动环节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王学锋院长与两位副院长围绕同学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解答与探讨。讨论内容广泛而务实,涵盖多个关键议题,包括职业发展规划的路径选择、科研方向的优化与突破、研究生院未来的战略布局、博士研究方向的精准定位,以及如何选择适合的学术导师等。师生们畅所欲言,现场氛围热烈而富有启发性,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与建议。

职业发展规划

学术与产业的双重选择

针对毕业生职业发展问题,王学锋院长结合当前就业形势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当代研究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多元化职业选择机遇。无论是选择在学术领域深耕,还是投身产业界发展,核心竞争力不仅源于专业知识的深度,更在于跨学科的视野与综合素养。每位同学都应立足自身特点与兴趣,明确职业定位,在学术追求与实践应用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从而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刘国珍副院长则以自身求职经历为例,鼓励同学们:“职业选择应源于热爱,只有真正找到兴趣所在,才能激发持久的内驱力,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王竞奇副院长则从行业发展趋势出发,为同学们提供了前瞻性的学术建议。他提到:“当前科技与产业的融合日益紧密,同学们在学术研究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关注前沿动态,以开放的思维拥抱变化,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位院长的分享既有宏观视角的指引,又有个人经验的启发,为同学们的职业规划提供了多维度的参考。

 

科研发展

学术研究质量重于数量,导师的支持至关重要

在探讨科研发展议题时,王学锋院长明确指出:"学术研究的价值评判必须坚持质量优先原则。"衡量科研成果的关键在于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以及个人在此过程中获得的专业成长。

关于研究生阶段的毕业问题,王院长强调:"导师的学术指导以及答辩委员会的评审是研究生毕业的决定要素。"同时,王院长表示,外部审查是科研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生院也在积极推进学位论文外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申请博士学位以及就读博士的年龄问题:实验技能与热情最为关键

关于博士录取要素,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国珍教授与王竞奇教授结合各自专业分别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建议。刘国珍副院长表示,实验技能、团队合作、写作能力等综合科研素养是决定是否能顺利申请博士项目的关键因素。

王竞奇副院长指出,就读博士不受年龄限制,而是能否选对研究方向并为之投入足够的热情。无论何时开始,核心在于是否能够为科研工作保持持久的动力和投入。


学术导师的风格与选择

寻找适合自己的导师

关于导师选择这一重要议题,王学锋院长给出了专业而务实的建议。他指出:"每位导师都有其独特的学术风格和指导方式,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工作方式和研究目标选择最适合的学术导师。这对于后续科研道路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研究生交换项目与学分转换

拓宽视野,提升学术水平

关于研究生交换项目和学分转换事宜,王院长做出了详细说明,学校目前提供了丰富的国际交流机会,鼓励同学参加海外学术交流活动。这不仅有助于拓展学术视野,还能增加跨文化的科研合作经验。

学分转换方面,学校也有明确的流程与规定,可以确保同学在海外学习的收获能够顺利计入学位课程。

 

坚持科研道路

如何克服困境,保持热情

在探讨科研成长的话题时,与会老师们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为同学们提供了真挚而实用的建议。研究生院的陈丽娟老师分享了她面对科研困境时的经验,她提到,当遇到研究难题时,她通过积极的自我调整,始终保持对科研的热情与坚持。她鼓励同学们学会在挫折中调整心态,保持对研究的热爱,并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同时,她也强调了借助朋友、家人以及身边老师的支持,允许自己在失败中成长,并始终坚守对科研的初心。

针对大项目带来的焦虑以及如何有效管理科研进度的问题,王院长分享了宝贵的经验。他建议,科研工作者应合理规划时间,设定清晰的阶段性目标,并选择合适的团队合作伙伴,以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这些策略不仅能缓解压力,还能帮助研究者更高效地推进科研工作。

 

 

活动花絮

 

本次"研途有约 | 与研究生院院长面对面茶话会"活动在温馨融洽的氛围中圆满落幕。通过面对面零距离的深入交流,研究生院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专业细致的学术指导和职业规划建议,更成功搭建了一个开放包容、平等对话的师生互动平台。我们相信,这场充满温度与智慧的对话,将成为同学们求学路上的重要指引和美好回忆!

未来,研究生院将持续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期待与更多同学相遇在知识的殿堂。让我们携手同行,在探索学术真理的道路上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期待下期院长茶话会与您再次相约!

相关推荐

活动回顾 | 参加CUHK第二届研究生研究与学习研讨会

活动回顾 | 4月17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来访
活动回顾 | CUHKSZ学生参加CUHK中科院院士行专题讲座
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
  • 图书馆 科研处 学术交流处 本科招生网 学生事务处
友情链接
  • 校友 捐赠 教务处 招聘
香港中文大学
  • www.cuhk.edu.hk
版权所有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生院